朔州,这座位于山西省北部、晋蒙交界区域的城市,总面积1.06万平方公里,辖2区1市3县(朔城区、平鲁区、怀仁市、山阴县、应县、右玉县)。朔州历史悠久,人文厚重,自古便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碰撞交融的地方。这里不仅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,还有保存相对完整的327公里长城,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马古道在右玉杀虎口交汇。历史上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,如三国大将张辽、唐代名将尉迟恭、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、明朝宰相王家屏等。
朔州老城:历史的见证
朔州老城位于市区南部,占地1435亩,四周城墙长3734米、宽25米,城内四条主街呈“井”字交错相通。老城的夯土城墙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。
- 文昌阁:位于古城中心,四条大街的交汇处,始建于明万历13年,2012年重建,高25.88米,檐高30米,底边周长76米,底座高10米。四门的匾额分别是:北额“镇朔”,东额“朝阳”,南额“迎曛”,西额“来爽”。
- 文庙:位于老城西北部云路巷西端,始建于明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,依照传统规制而建,主要建筑包括棂星门、戟门、泮池、状元桥、乡贤祠、名宦祠、东西庑房、大成殿等。
- 崇福寺:位于朔州老城内,朔城区东大街94号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崇福寺前广场上的景区牌楼“养真”,景石“天地和同”,与尉迟敬德庙、马邑博物馆一起组成了崇福寺景区。
崇福寺:金代艺术宝库
崇福寺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,号称“金代艺术宝库”。寺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(公元665年),由尉迟敬德奉敕监造。
- 金刚殿:佛台上供奉的是三大士: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,东西两侧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神。
- 钟楼与鼓楼:钟楼与鼓楼均为明代建筑,二层阁楼式结构。
- 千佛殿:殿内供奉弥勒佛,这尊弥勒佛像是明代用上千斤的青铜铸成的,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
- 大雄宝殿:明成化五年重建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两侧是配殿,东边文殊堂,西边地藏堂。
- 弥勒殿:建于金皇统三年(公元1143年),是“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”之一。弥勒殿高21.98米,面阔七间,东西长41.32米,进深四间,南北宽22.7米,建筑面积1839.3平方米。弥陀殿内设有宽大佛坛,供奉主像三尊,正中阿弥陀佛,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;两侧分列四尊胁侍菩萨,佛坛前端两角各置护法金刚一尊。弥陀殿内壁画约327平米,题材多为菩萨说法。
尉迟敬德庙:纪念唐朝名将
尉迟敬德庙位于崇福寺对面,是为纪念唐朝名将尉迟敬德而建。尉迟敬德(585年~658年),名恭,字敬德,朔城区人,唐朝开国大将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尉迟敬德与秦叔宝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、祈福求安的门神。
- 忠武殿:内有塑像、壁画等,记录了尉迟敬德的传奇一生。
- 昭神殿:浮雕表述了尉迟敬德玄武之变等典型事迹。
马邑博物馆:展示马邑文化
马邑博物馆与崇福寺隔街对峙,采用辽金时期皇家建筑风格。博物馆设有7个展厅,分别为序厅、造像厅、陶瓷厅、铜器厅、字画厅、石刻厅、杂项厅,馆藏文物14万多件,展出文物783件,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33件,是集中展示马邑文化和人文历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。
- 造像厅:集中展出不同时期、不同材质、不同风格的造像。最具代表的有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、金代石雕十六尊者坐像、辽代石雕观音菩萨坐像。
- 陶瓷厅:展出朔城区出土和收藏的各个时期的陶瓷精品。其中,法华群塑、金代白釉印花盘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- 字画厅:有清代四位状元手迹、晚清名臣李鸿章、三代帝王祁寯藻的真迹。
广武长城:明代长城的代表作
广武长城位于山阴县新广武村,从雁门关后腰铺游客中心沿二浙线往西北方向大约7公里。广武长城全长35545米,其中明长城29467米,北齐长城6078米。现存世砖包墙体9708米,敌楼16座。属内长城,是国内长城的珍品,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,极具历史文化研究、军事科学和旅游价值。
- 月亮门:广武长城十号敌台,原名“穿心楼”,是明万历三十三年(公元1605年)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修。经过数百年岁月侵蚀,变成了现在的“月亮门”。
- 广武古城:始建于辽代,明洪武七年(公元1374年)重修,城墙周长1.65公里,城墙总高8.3米,下宽5米,顶宽3.4米。有东、南、西城门3座。当年,李广、卫青、霍去病从广武城出发大破匈奴。
杀虎口:万里茶马古道的交汇处
杀虎口位于山西省与内蒙古交界处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,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,国道G241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。杀虎口关建于明朝,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,也是万里长城十三关之一的第十关。
- 历史背景: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,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,故而起名“杀胡口”,后来康熙亲征北方,平定喀尔丹部落之后,为了缓和民族关系,将长城沿线的杀胡口、阻胡堡、虐胡堡、败胡堡等与“胡”相关的堡、关、口全部更名为“虎”,这里就改叫“杀虎口”。
- 杀虎堡: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,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(公元1544年)。杀虎堡城门、城墙、市街等建筑,见证了历史的变迁。
应县木塔:世界三大奇塔之一
应县木塔,位于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内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应县木塔,名为释迦塔,高67.31米,底部直径30.27米,始建于辽清宁二年(公元1056年),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、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,与意大利比萨斜塔、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“世界三大奇塔”。
- 建筑特色:应县木塔全塔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或任何金属连接件,靠斗拱、枋、梁等构件相互支撑,榫、卯咬合而成。塔内有43尊佛像,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11米,佛像庄严美丽高贵。
- 历史价值: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,经受了战火、雷电和地震的考验,仍巍然屹立,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。
朔州之旅:历史与文化的交融
朔州,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,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,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。从朔州老城的夯土城墙到崇福寺的金代艺术宝库,从广武长城的明代建筑到杀虎口的茶马古道,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。希望这份游记能帮助你在朔州的旅程中,收获满满的回忆。
免费领取出游锦囊(留言后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通过我们领取到了攻略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