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旅游笔记网!
旅游笔记

长城三关寻踪:山海关、宁远古城与金山岭的三日行记

万里长城的西部有嘉峪关,中部有镇北台,东部则是山海关。前两关早已留下足迹,唯独这座 "天下第一关" 始终未能探访。这个春天,终于下定决心出发,不仅要打卡山海关,更要顺道探访兴城宁远古城与承德金山岭长城,让这段长城之旅更加完整。

第一站:山海关 —— 天下第一关的雄姿

初抵古城

4 月 28 日一大早,从天津乘高铁出发,仅一个半小时便抵达山海关站。步行十分钟穿过几条老街,就看到了山海关古城的南门 —— 望洋楼。青砖黛瓦的城墙在晨光中泛着冷光,城门上方的匾额虽历经风雨,却依旧透着威严。

天下第一关景区

作为明长城三大名关之首,天下第一关景区位于古城东北角,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。景区门票半价 25 元,登上城楼的瞬间,终于明白为何称其 "天下第一":北望燕山山脉连绵起伏,南眺渤海湾烟波浩渺,城墙如巨龙般向两侧延伸,依山襟海的地势堪称天险。


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(1381 年),因 "依山襟海" 而得名。城楼上 "天下第一关" 五个大字笔力遒劲,虽经多次修缮,仍保留着原有的气势。站在垛口旁,想象着当年戍边将士在此瞭望的场景,仿佛能听见战马嘶鸣与号角声。

王家大院:古城的市井记忆

从天下第一关下来,步行十分钟便到了王家大院(山海关民俗博物馆)。这座明清北方四合院式建筑,共有四个套院、五十九间房,门票半价 15 元。院内的展厅按功能划分:客厅的八仙桌、书房的古籍、闺房的梳妆台、少爷房的文房四宝,还有婚俗厅的红嫁衣、食俗厅的老灶台,活生生一部古城生活史。


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"陈圆圆厅",虽无实物留存,却通过文字与画像还原了这位传奇女子与山海关的渊源。逛完大院,对古城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军事要塞,更多了几分市井烟火气。

古城漫步:钟鼓楼与四条大街

山海关古城以钟鼓楼为中心,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,四座城门分别为望洋楼(南门)、迎恩楼(西门)、临闾楼(北门)、靖边楼(东门)。街上的历史建筑错落有致:


  • 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门票仅 3 元,展陈虽简单却清晰梳理了古城的兴衰;
  • 镇远镖局的旧址里,还能看到当年镖师使用的刀枪与镖箱;
  • 慈愍寺的香火不盛,却保留着明代的建筑格局;
  • 田公馆的雕花门楼堪称一绝,砖雕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。

老龙头:长城入海处的奇观

下午专程前往城南 4 公里的老龙头 —— 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。这座被誉为 "人类建筑史上千古奇观" 的要塞,门票半价 30 元,却让人觉得物超所值。


  • 入海石城: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,1987 年修复后伸入海中 22.4 米,九层巨石砌成的墙体在海浪中屹立不倒,四五六层仍用原遗址巨石,触摸时能感受到历史的粗糙质感。
  • 澄海楼:观海的最佳位置,楼上 "澄海楼" 匾额为乾隆御笔,登楼远眺,渤海湾的壮阔与长城的雄浑交融在一起。
  • 天开海岳碑:碑石古朴,字迹苍劲,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所书,具体年代已不可考,却为老龙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。


此外,宁海城、龙武营、海神庙等景观也各有特色,特别是龙武营,作为明代海防兵营的完整遗存,让人得以一窥当年戍边将士的生活。

第二站:兴城宁远古城 —— 辽东卫城的往事

夜抵宁远

下午五点从山海关站乘火车出发,一小时后到达兴城站。步行至古城西门,入住预订的宁远驿馆。这座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(其余为荆州古城、平遥古城、西安古城),因明代 "宁远大捷" 而闻名 —— 袁崇焕曾在此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进攻。

夜游古城与四菜一汤

办理入住后,在驿馆的 "四菜一汤" 餐厅用餐。餐厅得名于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宴饮标准,后经周恩来总理规范为公务接待标准,别有一番深意。兴城靠海吃海,点了凉拌扇贝(肉质鲜嫩,醋汁开胃)、土豆烧牛肉(土豆吸饱了肉香),配上店家自酿的 "皇家御酿",微醺中听着古城的风声,格外惬意。


夜游古城时,天已微凉,游人稀少。古城方圆约一公里,四个城门(春和门、延辉门、永宁门、威远门)在灯光下静默矗立,钟鼓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格外清晰。当天走了 28803 步,回到驿馆的四合院,在青砖黛瓦的环绕中沉沉睡去。

白日里的古城细节

次日清晨六点起床,再逛白天的宁远古城。绕城墙一周,重走四条大街,晨光中的古城更显古朴:


  • 蓟辽督师府:明朝北方最高军政机构,2002 年重建,门票半价 20 元。府内的明清辽东战史馆和袁崇焕纪念堂,通过实物与图文还原了当年的战事,大堂的 "公正廉明" 匾额让人印象深刻。
  • 兴城文庙:始建于明宣德五年(1430 年),是东北地区现存建庙最早、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,门票半价 15 元。棂星门、大成殿、崇圣祠依次排列,古柏参天,红墙黄瓦,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。
  • 祖氏石坊:建于明朝崇祯年间,为表彰祖氏兄弟战功而建,雕刻精美,龙纹、花卉纹栩栩如生,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宁远驿馆的古韵

不得不提入住的宁远驿馆:占地 23 亩,由 14 个独立院落组成,建筑风格为明清东北囤顶、封檐式,既有皇家气派,又有东北民居的厚重。院内的拴马桩、连廊、碧水相映成趣,客房以 "朝香别院、听雨轩、云水间" 等命名,暖气充足,设施齐全,住起来格外舒服。驿馆内的清风汉服体验馆、柳城书院等配套,也为古城之旅增添了几分趣味。

第三站:承德金山岭长城 —— 万里长城的巅峰之作

奔赴金山岭

上午十点从葫芦岛北站乘高铁返回北京,与朋友会合后,驱车 130 公里前往承德金山岭长城。这段长城由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主持修筑(隆庆元年,1567 年),以 "敌楼密集、建筑精美、防御体系健全" 著称,素有 "万里长城 金山独秀" 之美誉。

金山岭的精华徒步

景区门票半价 32 元,往返观光车费 10 元。检票后步行约一公里到达砖垛口(史称砖垛子关),长城从此分为东线与西线,我选择走东线:


  • 砖垛口:明洪武十五年(1383 年)由徐达主持修建,是金山岭最早的四个关隘之一,关口高 2.26 米,宽 1.28 米,仅容人马通行。
  • 砖垛口东方台:中央电视台《国歌》开篇曲中长城画面的拍摄地,1984 年修复时仅修缮基础,保留了历史原貌,站在此处可俯瞰山谷全景。
  • 将军楼:金山岭长城防御指挥的中枢,砖拱结构的空心敌楼,北侧分布着烽燧、支墙、挡马墙等,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,是拍摄日出日落与云海的绝佳位置。
  • 沙岭口:与砖垛口同期修建,内外设门,是通往关内的必经之地,关内 150 米处曾有百总指挥所,现仅存遗址。


因怕朋友久等,走到沙岭口便步行下山,乘观光车返回游客中心。当天走了 31995 步,虽累却满足 —— 金山岭的敌楼密集(10.5 公里内有 67 座)、建筑精美(麒麟影壁墙、文字砖墙为长城罕见),果然不负 "巅峰之作" 的美誉。

尾声:长城的多元面孔

三日行程匆匆,却见到了长城的不同面孔:山海关的 "雄",是依山襟海的天险;宁远古城的 "固",是卫戍边疆的坚守;金山岭的 "精",是匠心独运的防御体系。它们共同构成了万里长城的丰富内涵 —— 不仅是砖石的堆砌,更是历史的见证、智慧的结晶。


回程的车上,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,突然明白:长城的魅力,不仅在于 "万里" 的壮阔,更在于每一块砖石中沉淀的故事。而我们的行走,便是与这些故事的对话。


免费领取出游锦囊(留言后快速对接)

已有 1826 通过我们领取到了攻略资料

姓 名:

联系电话:

留言备注:

首页 |旅游度假 |旅游景点 |旅游攻略 |旅游笔记 |美食推荐 |景点商场 |旅游问答 |旅游资讯 |关于我们 |网站地图